沈阳音乐学院机关党委开展“文艺与人民:从延安出发的时代回响”主题党日活动

民族声乐系李超、机关党委孙春雷表演情景剧《冼星海与沈音支教老师的隔空对话》

音乐教育学院研究生孙仕坤在剧中饰演支教学生

民族声乐系辅导员易美含讲述支教时的感人故事

活动现场

图书馆李冬男诵读《讲话》

民族声乐系李超诵读《讲话》

艺术实践中心芦令怡诵读《讲话》

教务处金月诵读《讲话》

宣传部白雪姣诵读《讲话》

民族声乐系研究生贺琳琳演唱《北风吹》

党员同志参加我院创作的经典作品竞猜

党员同志参加我院创作的经典作品竞猜

党员同志参加我院创作的经典作品竞猜

党员同志参加我院创作的经典作品竞猜

党员同志参加我院创作的经典作品竞猜

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声乐歌剧系学生孙铭泽、张四维、柯翔天、刘天仰演唱《追寻》

合影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七一”前夕,沈阳音乐学院机关党委联合民族声乐系党总支、声乐歌剧系党总支、音乐教育学院党委,在沈阳广电传媒文化博物馆“学习强国”线下体验馆,成功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文艺与人民:从延安出发的时代回响”主题党日活动。师生们置身于融合历史与现代的场景中,通过丰富的视听资料、互动展陈和专业讲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艺术观教育。活动由沈阳电视台导演梁静主持。

      时空对话,鲁艺精神在舞台上重燃

      伴随着《鲁迅艺术学院院歌》的歌声,历史长卷徐徐展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笔为戈,在民族危亡之际奋力谱写《黄河大合唱》的激昂音符;妻子钱韵玲于烽火硝烟中无言守护,以柔韧之力支撑着艺术与信念。时空轮转,另一幅画卷深情铺展:当代沈音支教师生深入乡村,用音乐的火种点燃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将服务社会的足迹深深刻入泥土……这场情景剧《冼星海与沈音支教老师的时空对话》,由民族声乐系教师李超、机关党委孙春雷、常年坚持支教的音乐教育学院学生孙仕坤等师生共同演绎,他们以精湛的表演,让冼星海手中那支为民族怒吼的笔,与今日乡村课堂里传递希望的音符,在舞台上交织成震撼人心的二重奏。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对先辈风骨的崇高致敬,更是对鲁艺精神血脉的庄严宣告。长期坚持支教的民族声乐系辅导员易美含在现场感言: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沈音人始终坚守初心,让音乐的星火永远照亮人民需要的地方。

      诵读《讲话》,思想火炬照征程

      党员、群众代表们以铿锵之声诵读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经典片段。每一位诵读者都激情四射,发自肺腑地畅谈艺术教育如何扎根时代,管理服务如何支撑艺术为民,共同校准育人坐标。历史回声激荡,从延安窑洞中“文艺为人民”的初心宣言,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诵读活动犹如一场跨越八十余载的思想接力。当毛泽东同志对文艺战士的殷切期许,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时代嘱托在沈音人的心中交响,一条清晰的传承之路铺展眼前。从战火纷飞中“为抗战发出怒吼”的《黄河大合唱》,到今日乡村教室中流淌的童声合唱,从延安到沈阳,从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沈音人正以行动诠释:文艺的星火代代相传,唯有用双脚丈量大地、将身心融入时代,方能让鲁艺精神的思想光芒,永远照亮为人民创作的壮阔征程。

      作品竞猜融汇在歌声中的党史和校史

      当民族声乐系研究生贺琳琳演唱的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旋律响起时,时空又被拉回延安鲁艺的峥嵘岁月。跳跃的音符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隧道。活动中,大家又以击鼓传花的形式,开展了我院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词曲作者的竞猜,《南泥湾》《歌唱二小放牛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我为祖国献石油》《咱们工人有力量》《我和我的祖国》《年轻朋友来相会》等十五首音乐响起,活动现场化身为跃动的红色音乐图谱,象征着艺术薪火的红色花朵在党员手中传递。竞猜过程不仅是对学院辉煌艺术成就的回顾,更是一堂融汇在歌声中的党史和校史课,展现了沈音师生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用艺术记录时代、用艺术服务人民。

      重温铮铮誓言,永葆赤诚初心

      活动现场,当“抚平冉冉逝去的光阴,又见过去岁月如歌的年轮……”的深情朗诵响起,机关党委书记邹天伦,借《追寻》诗篇引领思绪回溯,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声乐歌剧系学生孙铭泽、张四维、柯翔天、刘天仰随后倾情演绎同名歌曲《追寻》,旋律承载着对“大爱无疆、大道无垠”的恒久追寻。党员们誓言铿锵、眼神坚毅,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机关党委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面向未来新征程,机关党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把准定位、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促进机关党建工作焕发生机和活力,建设“让党委放心、让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打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文/机关党委

图/沈阳电视台

初审初校 / 白雪姣

复审复校 / 商  迪

终审终校 /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