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中国•粤辽越好”专场音乐会在珠海大剧院成功举行
男高音独唱《串门儿》《天路》演唱:李超 钢琴:兰芳
女高音独唱《为艺术,为爱情》《灯火里的中国》演唱:关贺元 钢琴:兰芳
女子独舞《花儿》表演者:刘蔓蓉 指导教师:袁志敏
箫独奏《大漠孤烟》演奏:张帆(特邀)
男声小合唱《故乡的云》演唱:刘天仰、韩己枭、李勇良、司家麟、孔浩铖、金慧众、张昊伟、林瑞达 钢琴:兰芳 指导教师:梁莹
长笛独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演奏:金洺羽 钢琴:朱承佳
单簧管独奏《鸿雁》演奏:于鹏 钢琴:朱承佳
长笛 单簧管 钢琴三重奏《拉格泰姆舞曲》演奏:金洺羽、于鹏 钢琴:朱承佳
男低音独唱《手挽手》演唱:任建斌 钢琴:兰芳 指导教师:钱京涛
男高音独唱《月光光》演唱:谢雨钊 钢琴:兰芳
拿坡里民歌联唱《我的太阳》《桑塔露琪亚》《缆车》演唱:谢雨钊、刘天仰、韩己枭、李勇良、司家麟、孔浩铖、金慧众 钢琴:兰芳 指导教师:梁莹
女高音独唱《一杯美酒》《我和我的祖国》演唱:梁莹 钢琴:兰芳
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6月28日,由家在中国文化经贸交流会主委会与我院联合主办的“家在中国•粤辽越好”专场音乐会在珠海大剧院成功举行。
音乐会以粤辽文化交流为主题,精选富含东北和广东地域特色的音乐以及十余首经典中外声乐、器乐作品,通过声乐独唱、重唱、器乐独奏、重奏等多元艺术形式,唱响“南北山海有情,双向奔赴共赢”旋律,传播“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
音乐会以极具东北地域风格特色的民歌《串门儿》拉开帷幕,充满雪域豪情的《天路》与时代赞歌《灯火里的中国》交相辉映。歌剧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传递出经典歌剧的永恒之美;苗族舞蹈《花儿》展现了苗族儿女的热情奔放与灵动俏皮,仿佛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花儿,争奇斗艳,以绚烂的姿态向世界诉说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箫独奏《大漠孤烟》以苍凉悠远的音色描绘出塞外风光的壮阔意境,刻画了中华风骨,令人回味无穷。男声小合唱《故乡的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家的渴望;西洋乐器长笛和单簧管与钢琴合作,演绎了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蒙古族歌曲《鸿雁》这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哈萨克族民歌《手挽手》、广东童谣《月光光》、维吾尔族民歌《一杯美酒》,以及意大利拿坡里民歌联唱《我的太阳》《桑塔露琪亚》《缆车》,跨越山海,共舞世界韵律,令现场观众沉醉其中。在音乐会尾声,全体演员与全场观众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用歌声献礼山河丰饶。在台上台下的共同合唱中,音乐会落下帷幕,现场观众热情高涨,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场跨越千里的音乐对话,不仅让观众领略了粤辽两地的文化魅力,更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家在中国”的深刻内涵——跨越地域、超越民族,音乐与情感始终将我们紧密相连。
本次音乐会以南北艺术对话为纽带,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元交融,传递家国同心的深情愿景。这场跨越地域、融合南北的艺术盛宴,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以艺术的感染力深化了粤辽两地的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 作为“家在中国文化经贸交流会”活动之一,本场音乐会既是一场中西音乐荟萃的音乐盛宴,也是我院“双一流”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通过艺术与经贸活动的融合交流,赋能经贸合作,“粤辽越好”则象征广东与辽宁两省以文化为桥,共谱新时代和美乐章。学院此次派出了入选学院2025年拔尖人才选拔的教师拔尖人才和本科学生拔尖人才参演音乐会,师生们以精湛的艺术表演诠释中西音乐经典,让现场观众在优美旋律中感受情感共振,领略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与魅力,精彩的演出生动展现了高水平艺术直击人心的力量,使本场音乐会成为文化与经贸深度交融的典范。
我院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充分发挥艺术院校在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以艺术实践服务社会,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此过程中也让更多人了解辽宁、关注辽宁、投资辽宁、安家辽宁,为助力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促进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沈音力量。
文/教务处
赵方圆
图/家在中国文化经贸交流会组委会
初审初校/白雪姣
复审复校/商 迪
终审终校/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