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音乐学院“鲁艺薪火·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奏响国家大剧院进入三天倒计时!

沈阳音乐学院“鲁艺薪火·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演出海报

      2025年11月19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将迎来一场满载红色基因与艺术力量的视听盛宴——“鲁艺薪火· 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作为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全国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的重磅场次,沈阳音乐学院师生将携手著名指挥家范焘,用跨越时代的旋律,续写鲁艺精神的崭新篇章。

       “春华秋实”展演十八载初心不改,以“艺展风华,志铸秋实”为主题,搭建起高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双向赋能的优质平台。本届展演汇聚40所院校近千名师生,带来9台10场多元艺术盛宴,而沈阳音乐学院即将演出的这场音乐会,正是其中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经典之作。

      沈阳音乐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专业艺术院校,其前身为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倡导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在八十余载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学院先后涌现出冼星海、谷建芬、秦咏诚等大批音乐巨匠,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极具社会影响力的经典音乐作品。

11月19日即将演出的“鲁艺薪火·希望之光”交响音乐会由沈阳音乐学院知名校友、著名指挥家范焘执棒,并特邀知名校友、电子管风琴演奏家王小玮与沈音师生联袂出演。此次演出在曲目编排上串联起了艺术创新与家国情怀。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一乐章《光荣与梦想》开篇立意,奏响对祖国的深情礼赞;小提琴与管弦乐队《海滨音诗》借琴弦传递理想信念;唢呐协奏曲《万里壮歌》以民族乐器绘就英雄史诗;钢琴与管弦乐队《一杯美酒主题随想曲》民族风情浓郁;电子管风琴《苏三组曲》中西合璧再现京剧经典;男高音独唱《我的北方》将游子对北方故土的眷恋娓娓道来;交响诗《沧海云帆》气势恢宏、情感厚重;男女声二重唱《血脉》则唱出新时代鲁艺人“文艺报国”的使命担当,音乐会最终以管弦乐《我的祖国》澎湃收尾,旋律中满含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音乐会将以旋律为笔,以时代为卷

谱写出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以音符为歌,以信念为曲

唱响鲁艺传人的赤子心声

这是鲁艺精神

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发扬

更是深植于鲁艺传人

血脉中的基因绽放

11月19日,让我们相约国家大剧院

共赴艺术之约,见证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