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师进沈音 | 声乐歌剧名家应邀来院讲授专家课
作为“艺术名师进沈音”2025秋季学术活动季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场国内知名声乐歌剧大师专家课于近日在学院相继成功举办。活动特邀著名戏剧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魏松教授,旅欧女高音歌唱家、上音歌剧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郭森教授,低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赵登营教授,三位在声乐歌剧领域知名的艺术家、教育家为沈音师生授课。学院副院长王硕、张策出席活动。声乐歌剧系及相关教学单位师生共同聆听专家课。
本次专家课同时也是“首映歌剧”基金会与沈阳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九届‘首映歌剧’国际声乐大赛暨首届亚洲选拔赛”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课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我院学生先后演唱了《嘉陵江上》《大江东去》《冰凉的小手》《啊!我永远失去了你》等国内外艺术歌曲及经典歌剧唱段,三位艺术名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指导,专家们深厚的艺术积淀与教学魅力,令现场师生受益匪浅。
魏松谈及在担任“首映歌剧”国际声乐比赛的评审工作中,深感沈阳音乐学院在中低音声部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他从语言、发声、呼吸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强调要注意保持声音位置,进一步解放喉咙,在咏叹调的演唱中需要深入分析人物性格,从而准确诠释剧中角色内心活动。他向师生分享了丰富的学习、演唱、舞台表演经验,并着重指出欲使艺术生命常青,必须始终坚持并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
郭森聚焦中外声乐作品的精准演绎,结合自身丰富的国际舞台经验,从技术细节到语言规范,再到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她强调在演唱中既要修炼纯净的音色,更要追求戏剧的张力。她现场进行示范演唱并结合细致的讲解,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在场师生理解抽象的声乐技巧。
赵登营从声乐艺术的本质规律出发,强调演唱者需建立科学的声音认知体系。他指出,声乐演唱的核心在于“平衡协调”,演唱者应注重气息支撑、腔体共鸣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并特别提到“能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国际视野下声乐审美构建的重要性,鼓励师生在夯实母音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唇颤音等进行辅助性练习,从而达到声音艺术的平衡。
三场专家课反响热烈,我院师生深感受益、收获丰硕。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我院“艺术名师进沈音”学术品牌与“首映歌剧”国际赛事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不仅拓展了我院声乐歌剧专业教学的国际视野与学术高度,也有力促进了我院国际交流的深入开展、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系统培养,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