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吾辈心声 | 沈阳音乐学院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岁月奔涌,山河永忆。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前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以庄严致敬伟大胜利,以肃穆缅怀英雄先烈。激昂的号角仿佛仍在回响,坚定的步伐依然震撼人心!气势磅礴的阅兵,不仅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课与爱国主义教育课。沈阳音乐学院师生深受震撼、倍感自豪,反响热烈。
      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赵恒心:9月3日9时,沈阳音乐学院党委组织全院师生员工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阅兵式的恢宏场景和国防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师生,师生们群情激昂、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鲁迅艺术学院诞生于抗日的烽火年代,鲁艺师生们用笔作枪、以歌为刃,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延安颂》等大量宣传革命思想、反映民族精神的抗战经典作品,用艺术的力量筑起了抗战的“精神长城”,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新时代的鲁艺传人,沈阳音乐学院将赓续好红色血脉,将鲁艺精神融入新时代的艺术人才培养和文艺创作之中。一方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大思政课建设,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舞蹈人才和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治性与艺术性深度融合的传统优势,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起舞,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着力创作排演更多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推动全面振兴激情和斗志的“辽字号”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沈音力量。
      沈阳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田  彦:9月3日上午,我与参演《和平与纪念之声:80年回响》巡演音乐会的沈阳音乐学院师生们在澳大利亚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阅兵仪式盛大呈现时,我和师生们虽远在异国他乡,却心潮澎湃,自豪之情难以言表。
      震撼人心的阅兵式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更是对未来的铿锵宣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勇前行。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使命在肩。艺术院校更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艺术弘扬民族精神、以美育涵养时代新人,在传承与创新中展现文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此时此刻,我正带领师生们在澳大利亚开展《和平与纪念之声:80年回响》音乐会巡演。我们以音乐铭记历史、用艺术致敬英雄,通过音乐向世人展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守望正义的信念,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我们的演出引起了当地观众和海外侨胞的强烈共鸣,许多人感动落泪。
      沈阳音乐学院从延安走来,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在学院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创作了大量经久不衰的经典音乐作品。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伟大抗战精神的感召下,聚焦艺术创作主业,创演更多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此次赴澳交流演出,是沈阳音乐学院推动艺术教育对外开放、走向国际的一次有益尝试。沈音人将赓续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用音乐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奏响最壮丽、最激情、最动人的时代强音!
      学生处处长 王  爽:九三阅兵,是一场直抵心灵的震撼盛典。铁流滚滚、战机翱翔的磅礴场面令人心潮澎湃,官兵们铿锵的步伐和新型装备的威武阵列,生动展现了强国强军的辉煌成就与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庄严宣告,更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昭示的时代责任。
      作为高校学生处处长,我深感使命在肩:要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育人动力,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和理想信念引导,以官兵严守纪律、团结报国的精神砥砺学子品格,鼓励他们立足专业、扎根实践,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真正成长为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曲系主任 韩  焱:9月3日,我和师生们共同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盛况。当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在倍感激动的同时,我想起了延安鲁艺时期那些在战火中依然坚持创作的音乐先辈们。
      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在抗战时期肩负着用文艺唤醒民众、鼓舞士气的使命,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延安颂》等经典作品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鲁艺人以文艺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鲁艺精神,带领师生倾听时代足音、讴歌火热实践,创作更多精品力作,用艺术之魂呼应人民心声,以澎湃乐章奏响复兴伟业!
      钢琴系党总支书记 李东明:9月3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威武的受阅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观礼人群的热烈掌声,震撼、自豪、幸福之感溢于言表。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让全体华夏儿女坚信“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作为在抗战炮火中诞生的鲁艺的后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和鲁艺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实践,教育和激励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音乐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李  静: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心灵接受了洗礼,精神得到了淬炼。阅兵仪式不仅彰显了国威军威,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军事现代化建设成就,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辉煌成果,传递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为我们注入了磅礴的奋进力量。
      音乐教育承载着塑造灵魂、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作为二级院系党组织负责人,我将把学习感悟转化为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的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建+思政+服务社会”模式,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发挥专业所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中,用艺术语言弘扬抗战精神、讲述奋斗故事,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现代音乐学院院长 张  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阅兵仪式盛况,感受到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更是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作为一名曾经身着戎装的退役军人,我深知强大国防力量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看到战士们那刚毅的脸庞和坚定的眼神,勾起了我对军旅生活的回忆,更使我感受到战士们守护家园的责任与深情。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被阅兵式中军乐团和合唱团现场奏唱《松花江上》等抗战经典曲目深深触动。音乐是传承历史、弘扬精神的重要载体,抗战时期的经典歌曲至今仍然能够唤起全民的民族记忆和爱国情怀。我将把这份感动融入教学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讲好抗战故事,用音乐的力量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苏久青:八十年前,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与日寇顽强斗争。延安鲁艺的老一辈革命家将文艺化身为刺向侵略者的利剑,用《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经典作品点燃了民族觉醒的精神火炬。全民族团结抗战,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胜利的曙光,赢得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作为思政课教师和延安鲁艺的后裔,我定当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自觉承担起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承鲁艺薪火,矢志培养更多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为时代起舞、为人民放歌的卓越音乐艺术人才,引导沈音学子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艺术语言诠释中国精神,以时代强音奏响复兴乐章。
      钢琴系辅导员 冯  磊:9月3日,我同师生在校集体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我的内心深受震撼,倍感自豪。这场阅兵不仅彰显了国威和军威,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让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自身肩负的育人使命与时代责任。
      抗战精神所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正是当代青年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光荣传统。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把此次观看纪念大会所激发出的爱国热情和深刻感悟转化为育人动力,努力当好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厚植家国情怀,继承先辈遗志,以扎实的专业本领报效祖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音乐学系学生 高瑜泽:9月3日上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学院音乐厅和老师、同学共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受震撼、备受鼓舞。当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时,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盛与国防的强大,也仿佛看到先烈们不屈的身影。
      回首十四年抗战,杨靖宇、赵尚志等无数英雄先烈以生命诠释了家国大义。作为沈阳音乐学院的青年学子,我们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以专业所学传承家国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以艺术为笔,谱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