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与盛京大剧院联合举办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系列交流活动
学院师生与《春之祭》创演团队见面会现场
对谈活动现场
作曲家刘彤在对谈现场
我院作曲系主任韩焱在对谈现场
我院作曲系教研室主任 付莉在对谈现场
作曲系理论教研室主任 陈俪月在对谈现场
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祝嘉怡主持活动
见面会合影
见面会合影
5月14日、5月17日,以江苏大剧院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北上巡演为合作契机,学院与盛京大剧院联合举办了《春之祭》相关系列交流合作与跨界对谈。两场深度对话构筑起“台前幕后”的完整艺术实践图景,让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在编创、表演、音乐的多维碰撞中,触摸艺术创新的时代脉搏。
5月14日,我院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代舞系共110余名师生受邀参加《春之祭》创演团队见面会,与主创团队开展深度交流与对话。《春之祭》总导演、青年舞蹈艺术家、中国著名舞剧编导李超与主演团队、舞蹈学院负责人共同参加本次见面会。师生在现场以互动问答的形式与《春之祭》创演团队展开对话,深度体验艺术作品从创作到市场推广的心路历程。沉浸式的交流模式,让师生们深度接轨行业前沿。通过聆听创演团队的亲身讲述,师生们仿佛跨越时空,与作品中那群远赴巴黎的艺术家们共同经历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征程。见面会由舞蹈学院舞蹈编导系主任李岩主持。
5月17日,“西方经典音乐的中国对话——以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为例”专题对谈活动在舞蹈学院举办。对谈活动以艺术跨界为纽带,深度探索音乐与舞蹈学科融合发展新路径。活动特邀《春之祭》作曲刘彤先生、我院作曲系主任韩焱教授、作曲教研室主任付莉博士及理论教研室主任陈俪月博士为对谈嘉宾,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祝嘉怡主持活动。对谈活动以舞蹈剧场形式展开跨时空的艺术对话。刘彤在对谈中以创作历程为切入点,强调舞台艺术的魅力源于跨界碰撞,他鼓励师生们深耕专业领域,以思想深度传递人文关怀。韩焱从作曲技术角度剖析作品结构,指出江苏大剧院的《春之祭》通过精妙平衡异质音乐元素实现了艺术表现的有机统一。付莉解读了作品的“纯中国式语言”象征着中国艺术精神觉醒,以声音符号唤醒文化认同。陈俪月从社会文化视角认为该作品糅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展现了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转型思考。对谈互动环节,嘉宾们围绕“交融性构筑”对艺术创新的重要性,建议师生们突破创作定式,探索音乐与舞蹈的互文潜能。
此次系列交流活动以产教融合为特色,既拓宽了专业教学的行业视野,又通过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碰撞,为师生带来了多维度的学术滋养与艺术灵感。活动不仅促进了作曲专业师生在多维对话中深化对音乐叙事、文化转译的理解,同时为舞蹈专业师生提供了从跨学科视角重新审视身体语言与音乐结构的契机,更促进了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学院也将以此次交流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与盛京大剧院的战略合作,探索合作新形式,拓展合作新领域,为师生在剧场实践与学术思辨提供学术拓展与创作启发。
文 / 舞蹈学院、对外合作办公室
图 / 江苏大剧院、盛京大剧院、舞蹈学院
初审初校 / 白雪姣
复审复校 / 商 迪
终审终校 /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