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东北地区开幕式在学院成功举办

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东北地区开幕式主办双方领导合影

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与法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罗毅睿合影

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致辞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致辞

开幕式剪彩仪式

当代舞工作坊作品《Alliance不蚀之环》中法当代舞蹈创作项目“Plateau /舞所不在”表 演 者: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现代舞系 黄正文帅、任伟华等艺术指导:Julien Lestel

法国编舞家朱利安·莱斯特尔分享创作心得

民族室内乐《在那遥远的地方》创编:李博禅 演奏者:熊芳徵、吴靖缇、周溶溶、刘英宰、潘铂文、李夏宁、张嘉豪指导教师:张科威

民族室内乐《在那遥远的地方》创编:李博禅演奏者:熊芳徵、吴靖缇、周溶溶、刘英宰、潘铂文、李夏宁、张嘉豪 指导教师:张科威

中国古典舞群舞《散乐图》编导:田湉、张蕊、蒋树栋表演者: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 卢佳慧、李世豪等指导教师:张蕊

蒙古族女子群舞《风知东归路》编导:金春昌表演者: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朱婧毓、马艺轩等指导教师:袁志敏

歌剧《卡门》选段《斗牛士之歌》作曲:比才演唱者:孟庆鑫指导教师:张策

男声独唱《忆秦娥·恒山月》作词:范曾 作曲:徐沛东演唱者:张智超指导教师:曲歌

中国古典舞群舞《清风徐来》编导:吴莎、沈艺表演者: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 陶欣然、苑佳美洵等指导教师:沈艺

主持:夏莱娜、张煜

活动主办双方领导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4月29日,由我院与法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共同举办的“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东北地区开幕式”在学院成功举办。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副院长王硕,法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罗毅睿先生,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先生,法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合作领事夏莱娜女士,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赵洪斌,辽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斌,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涉外管理处处长郭领军、欧非处处长王晓欢,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合作与交流处一级调研员韩涛,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姜翼,沈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叶航,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岳阳,驻沈阳各领馆领事和我院师生400余人共同出席了这一盛会。开幕式由夏莱娜和我院国际交流中心张煜主持。

       开幕式前,赵恒心与罗毅睿作为活动主办方代表,共同回顾了近年来双方在中法文化艺术领域的丰硕合作成果,并就围绕构建中法高水平人文交流长效机制、深化艺术教育合作、搭建文化创新平台、推动文明互鉴提质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赵恒心首先向远道而来的法国嘉宾、各国使节及长期致力于中法友好的各界友人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并对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学院始终秉承“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精神,持续推进中法艺术教育交流合作,在跨文化对话中践行艺术教育的初心使命。近年来,沈阳音乐学院与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凡尔赛国立音乐舞蹈学院等法国知名高校构建了立体化合作网络,通过学术互访、艺术实践等形式,推动两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特别是在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学院师生赴法国进行艺术巡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音乐和舞蹈的独特魅力,奏响了中法文化共鸣的交响。希望今后进一步深化中法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学生互换机制,共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裴国良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沈阳音乐学院在中法艺术交流中所发挥的文化纽带和桥梁作用。他指出,“中法文化之春”已历经十九载,不仅是两国艺术对话的璀璨窗口,更是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形式,架起了跨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桥梁。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法文化之春”将持续激活艺术灵感,深化中法民间友谊。随后,罗毅睿、裴国良与赵恒心、王硕以及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领导共同为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东北地区活动剪彩。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共同欣赏了由法国编舞家朱利安·莱斯特尔与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合作的当代舞蹈编创工作坊成果。作为法国“舞所不在”计划的首位来华艺术家,朱利安与学生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密集创作,共同完成舞蹈作品《不蚀之环》编创。演出中,舞者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诠释了中法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随后的文艺演出由我院师生倾力呈献,节目涵盖民乐、古典舞、声乐等多元艺术形式。民乐室内乐《在那遥远的地方》以悠扬的旋律勾勒出中国西部辽阔的草原与星空,展现了民族音乐的深邃意境与时代生命力;古典舞《散乐图》以遒劲有力、健朗明快的身姿再现了辽代乐舞,袖舞翻飞间尽显中华古典美学的含蓄与华美;蒙古族女子群舞《风知东归路》演绎了游牧文化的壮阔史诗,传递出对故土与自然的深沉眷恋。

      《斗牛士之歌》的激昂旋律与《忆秦娥·恒山月》的婉约词韵遥相呼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古典舞《清风徐来》作为闭幕压轴之作,舞者以扇为笔、以风为墨,通过行云流水的步态与扇面舒展的动态,将江南烟雨的朦胧诗意凝于舞台。随着最后一缕纱袖轻扬,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东北地区开幕式在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画上圆满句点。

       此次开幕式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学院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为中法文化交流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推动中法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更大贡献。


文 / 国际交流中心 陆  芳

图 / 韩  鹏

初审初校 / 商  迪

复审复校 / 李双雁

终审终校 /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