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创新交响 青春与多元激扬——学院师生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闪耀新星”专场音乐会

管风琴合奏《楚天谣》 演奏:周北南、蔡艺凡

独唱“斗牛士之歌” 选自歌剧《卡门》 演唱:孟庆鑫

钢琴独奏《斯克里亚宾前奏曲集》 演奏:张瀚朗

男生独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演唱:李文跃

二胡与竹笛重奏《陌上花开》 演奏:张雅琦、康蕴博

小提琴独奏《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演奏:崔世龙

男女生对唱《双回门》 演唱:李文跃、杨若辰

笙独奏《甘榜印象》 演奏:刘 铮

独唱《夜之乐章》 选自音乐剧《剧院魅影》 演唱:吴权恩

钢琴独奏《中国之梦》 演奏:毛羽萱

单簧管独奏《小协奏曲》 演奏:杜明屿

独唱《A Song For You》 演唱:许静媛

巴扬手风琴独奏《魔鬼音程之舞》 演奏:党正宇

歌剧《婚姻的契约》选段 演唱:王致超、孟庆鑫、何卓然、陈靓蕊、郭甲丽、张智超

全体演员合唱 《我和我的祖国》

主持人:孔德怡

学院领导与全体参演师生合影

       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于3月23日至4月9日在上海举行,“全国音乐学院展演系列音乐会”是本次音乐节中的重要展演单元。我院作为全国受邀的三所音乐学院之一,于4月3日由副院长张策带队,赴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闪耀新星”——沈阳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师生们通过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演出形式,为现场观众呈现了经典与现代结合的音乐作品,在“上海之春”音乐节上奏响了一曲传承与创新交融的青春乐章。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音乐会以电子管风琴合奏《楚天谣》拉开序幕,电子管风琴的现代音色与中国传统音乐旋律交织,演绎出荆楚大地的诗意画卷。随后,歌剧《卡门》经典选段《斗牛士之歌》,演唱者将斗牛士的豪迈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斯克里亚宾前奏曲集》Op.11选段从行云流水的小快板到炽烈奔放的急板,展现出演奏者对俄罗斯音乐创作风格的深刻理解;一曲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演唱者高亢悠扬的歌声唱出了信天游跌宕的声情和黄土地的炽烈情怀,让红色经典焕发“新声”。原创作品二胡与竹笛重奏《陌上花开》,二胡的婉转绵长与竹笛的清亮灵动交织,以江南音韵勾勒春色,传统民乐与现代作曲技法碰撞出独特美学;小提琴独奏《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绚丽的演奏技巧与钢琴伴奏相得益彰,尽显法兰西浪漫情怀。

       音乐会下半场亮点频现,东北民歌《双回门》展现出浓郁的东北地域音乐特色;笙独奏《甘榜印象》以中国传统乐器描绘南洋风情;音乐剧《剧院魅影》经典唱段《夜之乐章》,将古典美声与现代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在钢琴伴奏下营造出神秘的氛围;钢琴曲《中国之梦》,以磅礴音符诠释时代精神。单簧管独奏《小协奏曲》展现出木管乐器的灵动魅力,爵士风格的歌曲《A Song For You》,表现力丰富、风格迥异的演唱形式独树一帜;巴扬手风琴独奏《魔鬼音程之舞》,以炫技性的改编惊艳四座,展现国际视野下的器乐创新。歌剧《婚姻的契约》选段将本场音乐会气氛推向高潮,六名演唱者华丽的花腔技巧与默契的和声演唱展现了意大利歌剧的独特魅力。演出尾声,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旋律凝聚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舞台上下以歌传情,沈音学子在美丽的申城以青春之姿,为“上海之春”注入了磅礴的红色乐章。

      本场音乐会形式多元,涵盖古典歌剧、民族音乐、现代原创音乐、音乐剧多种艺术表演形式,演出既展现了西方古典音乐艺术魅力,又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沈音师生们用音乐诠释对经典的致敬、对未来的畅想,精彩的表现展示出我院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为沈音学子搭建了梦想的舞台,学院师生将以此次艺术盛会为新的起点,胸怀“国之大者”,厚植家国情怀,赓续鲁艺红色血脉,让这春天的乐章永远回响,让艺术的薪火代代相传!


文 / 艺术实践中心 黄思超

图 / 刘  昶

初审初校 / 商  迪

复审复校 / 李双雁

终审终校 /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