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
  •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
  • 站点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鲁艺故事
  • 文献共享
  • 研究院概况
    • 《哀乐》背后的故事
    • 《我的祖国》诞生记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诞生
    • 机关党委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党支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活动党员大会
    • 《鲁艺在东北》
    • 《哀乐》背后的故事
    • 《我的祖国》诞生记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诞生
    • 机关党委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党支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活动党员大会
    • 《鲁艺在东北》
公共服务平台
  •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研究院动态>>正文
  •  
  • 【口述史采访】寻访鲁艺在东北的足迹——王淑华 刘润洁
  • 信息发布: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3-09-22 16:00:24
  •  




  • 9月20日,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一行三人拜访王淑华、刘润洁两位老师,他们结识于鲁艺,在青年时期分别加入了鲁艺三团与四团。当时,王淑华老师所在的鲁艺三团,是鲁艺东北五个团中平均年龄最小的团体,始终跟随着部队在最前线开展宣传演出工作,直到东北全境解放。

    交谈中,95岁的王淑华老师聊起鲁艺那段日子,记忆依然清晰如昨天,七十多年前的人与事仍然历历在目,她与我们聊起同是鲁艺三团的“战友”,分享自1947年从双城加入鲁艺三团后,跟随部队到各县进行宣传演出的过往。由于动荡的时代背景,团体的一切工作都要根据战争状态随时进行调整,连续几个月都是上午行军、下午装台、晚上演出的流动工作状态,同时要根据每个地方人群的差异性来选择要排演的剧目。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当王淑华老师给我们展示她的随行途中手写的演出日志时,我们深感震惊,厚厚的装订本中,清晰且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当时演出的细节,甚至每场演出观看者的反应都在上面详细的记载着,那份认真、严谨且细致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着我们。

    通过与两位老师的多次交流,鲁艺三团、四团行走的足迹,发生的故事仿佛在我们脑中如电影般重现,与两位老师的多次相见使我们愈发亲近,两位老师的话语中始终表达着对研究院的殷殷期盼,对我们的殷殷嘱托,并将留存几十年的鲁艺珍贵资料,郑重地托付我们,嘱咐将鲁艺精神、鲁艺史实好好传承下去。



    王淑华 1929年生人,1947年5月参加鲁迅文艺工作团(三团),被评为甲等工作模范,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教委员会人事科任副科长,1953年调东北美专人事科任副科长,1958年调沈阳农学院人事处任副处长,系党总支书记,1978年调辽宁省文化厅群众文化处任副处长,1980年后于沈阳音乐学院任人事处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务。


    刘润洁 1931年生人,1948年6月参加鲁迅文艺工作团(四团),进入戏剧系后到文学组,先后在鲁艺戏剧部研究室、鲁艺教务处任职,1952年东北美专办公室任艺术科科长,1956年调辽宁省美术家协会,1970年进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农业组,后调辽宁省林业局办公室任副主任,1980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农村经济委员会巡视员。


    文 / 李思韵

    图 / 汪博聪


    初审初校 / 李思韵

    复审复校 / 李 放

    终审终校 / 王鸿立

  • 发布人:李思韵    责任编辑:王鸿立
  •  
  •  
  • 上一篇:《大刀进行曲》的诞生
  • 下一篇:“佚名”歌曲《松花江上》
  •  
  •                              
  • 锐捷认证客户端    
  •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Copyright © 2016 沈阳音乐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10818 辽ICP备050259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