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各教研室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通过示范教学、集体研讨、经验分享等形式,进一步推动新学期思政课教学工作高起点起步、高质量开局。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教师参加集体备课。
各教研室教师以专题说课的形式作教学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结合教材内容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就如何准确阐释课程教学设计中所涉及历史事件背景、如何用好英雄人物教学案例、如何引领学生深刻理解历史抉择必然性进行深入探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围绕“寻根鲁艺 砥砺初心”“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时代嘱托 青年奋楫争先”等主题展开教学研讨,探索以鲁艺红色校史文化育人的特色思政课建设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围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三个专题磨课、研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按照新版教学大纲,结合评估工作要求,从提升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与思想性、优化教学设计与方法以及共享资源等方面进行教学研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从教学内容梳理、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案例分享等环节,对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内容进行研讨,并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的集体备课。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围绕“抗战历史及其伟大意义、抗战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内容深入研讨,就如何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经验分享交流。
在研讨过程中,与会教师不仅交流分享经验,还围绕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也分别从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在会后及时整合本次集体备课所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知规律与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
集体备课不仅是有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此次集体备课真正实现了集思广益、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统一教学目标与授课标准,提升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支撑。后续,学院将持续推动集体备课常态化、规范化,促进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助力思政课建设再上新台阶。
文/王丹、各教研室
编辑排版/徐航
初审初校/王丹
复审复校/苏久青
终审终校/刘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