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戏剧影视学院党委行政党支部、音乐剧系党支部、广播电视编导系党支部、播音与主持系党支部联合开展“感悟榜样守初心 砥砺奋进践使命”主题党日活动。70余名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沈阳市劳动模范纪念馆,通过“沉浸式”的劳模事迹展陈观摩和“互动式”的精神传承交流,深刻领会不同时期辽沈大地上劳模工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高尚品质,在向榜样看齐的过程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砥砺奋进。
踏入沈阳市劳动模范纪念馆,序厅里“劳动创造幸福”的主题雕塑与满墙的劳模笑脸相互映衬,拉开师生党员探寻劳动精神的序幕。纪念馆依据历史发展脉络划分成七大主题展区,分别是“顶天立地做主人(1948—1952)”“长子担当士气高(1953—1957)”“自力更生集结号(1958—1965)”“默默奉献写新篇(1966—1978)”“改革窗口万象新(1979—1991)”“凤凰浴火展英姿(1992—2002)”“振兴圆梦创伟业(2003年至今)”。馆内,泛黄的生产图纸、陈旧的工具器械、珍贵的奖章证书以及高度还原的场景,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各展区以时间为主线,借助“沈阳制造”的技术资料、产业变革的实物见证以及“劳模精神数字长廊”的全息影像,全方位展示了不同时期劳动者以厂为家的奋斗热情、支援全国的无私奉献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参观期间,大家或久久伫立,仔细端详全国劳模尉凤英的车工笔记;或在“沈阳制造”展区轻轻触摸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复刻模具,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切体会劳动精神作为时代精神核心的不朽价值。
参观结束后,教师党员在纪念馆“劳动精神永恒”主题浮雕前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参观馆内的历史展品,深刻领悟到劳模群体“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价值追求,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劳模精神转化为实际的育人行动,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传承“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把劳动精神融入艺术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用匠心培育品德与技艺兼备的时代新人,让崇尚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在教育一线开花结果。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学院党委深化劳动教育实践的重要举措,把劳模纪念馆变成“行走的思政课堂”,以劳模奋斗历程为生动教材,进一步强化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价值引导,凝聚育人共识。通过近距离感受劳模工匠的拼搏足迹,师生党员对“劳动创造幸福”的时代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正实现了“以劳铸魂、以情聚力、以行践知”的教育目标,为推动人才培养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注入了强大动力。
撰稿:戏剧影视文学系 赵南翔
摄影:广播电视编导系 于 涵、贾桐桐
编辑:常薇薇
初审初校:孙华乐
复审复校:石 爽
终审终校:刘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