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沈阳音乐学院“校史我来讲”演讲比赛决赛在三好校区室内乐演奏厅举行。党委书记赵恒心出席活动并讲话。副院长庞渤、王硕,院长助理刘小龙出席活动。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之声”副总监丹松、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和学生代表担任评委。
赵恒心在讲话中指出,沈阳音乐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艺术院校。一代代沈音人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扎根东北沃土,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和高等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校史是学校的根与魂,是学校的文化底蕴,沈音的校史不是陈列在展馆里的摆设,而是流淌在沈音人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希望全体师生把此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积极参与学院的校史宣讲活动,做沈音校史的优秀传播者、鲁艺精神的积极践行者,让校史宣讲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功、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把鲁艺精神转化为创作动能,使“校史我来讲”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让校史文化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赵恒心要求,全体师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紧张 严肃 刻苦 虚心”的校训精神,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追求德艺双馨的理想境界,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起舞。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沈音、一个风清气正的沈音、一个举足轻重的沈音,再创沈音新的辉煌。
“校史我来讲”演讲比赛自3月24日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15个院系的近百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我院青年教师任士明、赵琳琳,青年学生吴朗聿、孙一菲、范佳宁、于玺利、杨淅羽、张欣怡、王珈莹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由我院播音与主持系2023级学生郑颜卓主持。决赛中,选手们以校史为脉络,深情讲述沈音在革命烽火中诞生、在建设浪潮中成长、在改革春风中壮大的峥嵘历程。从延安窑洞油灯下《黄河大合唱》的澎湃初音,到新中国曙光中筑起的音乐长城;从改革开放浪潮中创作的时代旋律,到新时代以音乐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参赛选手借助PPT、音乐和视频展示,让一幅跨越八十七载的红色校史画卷在众人面前徐徐铺陈开来,展示了沈音师生弘扬鲁艺精神、勇担文化使命的风采。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精彩比拼,评委们从主题内容、语言表达、仪态仪表、舞台表现等方面对选手进行严格评审,其中我院2023级学生吴朗聿拔得头筹,荣获学生组一等奖;2023级学生孙一菲、2024级学生范佳宁荣获学生组二等奖;2023级学生于玺利荣获学生组三等奖;2023级学生杨淅羽,2024级学生张欣怡、王珈莹荣获学生组优秀奖;青年教师任士明、赵琳琳分别荣获教师组二等奖和三等奖。此外,我院还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此次“校史我来讲”演讲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推动了校史文化在沈音校园的广泛传播。戏剧影视学院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校史教育,将校史学习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光荣校史、感悟鲁艺精神,不断增强荣校爱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撰稿:校史馆 付婧
更动:赵婧伊
摄影:党委宣传部 韩鹏
编辑排版:常薇薇
初审初校:杨柳
复审复校:石爽
终审终校:刘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