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融通、协同育人,4月2日,我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苏久青、副院长王丹,我院副院长朱晏锋、党委副书记石爽、副院长王莹,与两院50余名教师代表参加活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会议由朱晏锋主持。
苏久青首先致辞。她指出,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搭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关键基石,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在全院上下大力推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节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戏剧影视学院精心策划此次教研活动极具创新性与前瞻性。两院优秀师资齐聚一堂,打破专业隔阂,以跨学科视角深入开展教学研讨,积极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全新模式,别开生面、意义深远。希望以此为契机,两院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方面,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开拓全新路径。
近年来,我院各系教师结合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特色,探索出不少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路径,收获了阶段性成果。研讨中,各系教师代表分别介绍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情况,如:戏剧影视表演系和音乐剧系借经典剧目,让学生在舞台角色塑造中厚植家国情怀;广播电视编导系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生活故事,培养社会责任感;影视摄影与制作系把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融入光影作品创作;戏剧影视文学系深挖鲁艺精神,提炼思政特色,解读“从小鲁艺走向大鲁艺”的时代价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在课程中融入民族文化与时代审美,提升精神素养和文化自信。同时,相关教师也提出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引发与会人员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思政课教学实际出发,针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我院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如:在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时,要注重把握时代脉搏,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核心力和感染力;要加强教师间的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融合,形成育人合力等等。
教研活动中,两院教师在相互交流中启迪智慧,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解决方案。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抑或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交流研讨,与会教师不仅加深了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更进一步拓宽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此次集体教研打破了部门和学科的壁垒,整合了两院的优质资源,探索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路径与方法。戏剧影视学院将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深化合作,把每一门课都当作精心培育的“试验田”,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融入专业教学,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努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不断开辟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式发展新境界。
撰 稿:王珊珊
摄 影:王众希
编 辑:常薇薇
初审初校:吴星慧
复审复校:朱晏锋
终审终校:刘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