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
  • 民族声乐系
  • 站点首页
  • 新闻动态
  • 民族声乐系概况
    • 民族声乐系简介
    • 现任领导班子
    • 教师风采
  • 基层党建
  • 科研·学术成果
  • 教学·艺术实践
  • 学团活动·就业创业
  • 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沈音)
    • 预告!延水长流创辉煌——民族声乐系建系40周年系列活动 | 王永春教授《课堂教学与舞台演唱的融汇贯通》讲座
    • 讲座回顾|李勇教授《中国民族声乐作品艺术处理》学术讲座
    • 演出实践|民族声乐系本科优秀学子展风采 青春旋律共谱华章
    • 预告!延水长流创辉煌——民族声乐系建系40周年系列活动 | 钢琴家、作曲家邓垚《钢琴即兴伴奏讲座》
    • 预告!延水长流创辉煌——民族声乐系建系40周年系列活动 |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朱佳莉个人独唱音乐会
公共服务平台
  • 民族声乐系>>新闻动态>>正文
  •  
  • 讲座回顾|李勇教授《中国民族声乐作品艺术处理》学术讲座
  • 信息发布:民族声乐系    发布时间:2025-11-12 20:31:50
  •  
    • (1/6)

  • 为贯彻落实学院开展的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中艺术实践活动,民族声乐系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艺术实践暨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汇聚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一流教学研究、艺术实践、人才培养平台,2025年10月28日上午,民族声乐系原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李勇教授在第二教学楼424多功能厅举办“中国民族声乐作品艺术处理”专家讲座。民族声乐系领导班子、全体师生参加讲座,民族声乐系党总支副书记张威主持讲座。

    李勇表示,在声乐演唱教学中,要重视声乐中乐部分的音乐修养,这需要歌唱者对于作品的音乐风格、呼吸和语气的处理、个人音色等进行精细的打磨和理解,从而达到声与乐之间完成式的有机统一结合模式。李勇老师指出,面对不同的作品风格,要选择更准确的音色处理来为其作品色彩服务,及时调整发声与咬字位置来塑造声音多样的立体效果,通过歌唱语言的逻辑关系让作品更具画面感。李勇强调,每一首民族声乐作品的完成都是有水准、有高度、有总结、经过不断精练的艺术结晶,阐述民族声乐作品艺术处理需尊重原作,把握时代精神与地域风格,从时代背景、民族特征等方面深入分析作品,结合创造性艺术加工、节奏节拍处理及咬字吐字技巧,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第一首作品《断桥遗梦》由刘宜欣同学演唱,李勇结合演唱者的具体情况,强调演唱前需深入了解创作背景,分析情感变化与节奏特点。通过分析旋律中语气的连贯性、装饰音运用及情感递进,指导演唱者注意咬字、气息,高音归韵等演唱技巧,展现角色的复杂情感。 

    第二首作品《钗头凤》由周建凯同学演唱,李勇从歌曲背后的爱情故事背景出发,解析歌词上下阕情感,如回忆与被迫分离的痛苦、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悲哀等。从旋律的连贯性与对比性、节奏的动力性与平衡性出发,讲解演唱时咬字、气息运用,传达歌曲婉约悲伤美感。

    第三首作品《恨似高山愁似海》由贺琳琳同学演唱,李勇介绍了《白毛女》中喜儿的悲惨遭遇及该唱段背景,分析旋律激昂悲壮、节奏鲜明多变、伴奏和声丰富和谐的特点。指导演唱者运用恰当音色、技巧,如高音、颤音、滑音等,控制音量,投入情感,与伴奏的和声设计相配合,表达喜儿的愤怒与仇恨 ,塑造更有冲击力的人物形象。

    通过此次讲座,李勇既以四十年教学经验夯实师生对作品处理的专业认知,也明确了后续教学与实践方向—— 需紧扣时代精神与地域风格,深化作品背景分析,结合技巧打磨与情感表达。这将推动民族声乐系进一步完善教学研究与艺术实践平台,持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助力传承民族声乐文化、延续文化根脉,为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注入更强动力。

  • 发布人:吴迪    责任编辑:匡祎
  •  
  •  
  • 上一篇:演出实践|民族声乐系本科优秀学子展风采 青春旋律共谱华章
  • 下一篇:预告!延水长流创辉煌——民族声乐系建系40周年系列活动 | 王永春教授《课堂教学与舞台演唱的融汇贯通》讲座
  •  
  •                              
  • 锐捷认证客户端    
  •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Copyright © 2016 沈阳音乐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10818 辽ICP备050259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