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
  • 作曲系
  • 站点首页
  • 新闻动态
  • 系内概况
  • 教研室
  • 基层党建
  • 师资简介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比赛与艺术实践
  • 科研与获奖情况
  • 学术交流
    • 金秋遇“乐” ,共赴创作新程 | 作曲系迎新活动温情启幕
    • 喜报 | 作曲系学生在国际比赛中再获佳绩
    • 喜报|作曲系学生在第13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斩获佳绩
    • 喜报 | 作曲系本科生在国际比赛中再获佳绩
    • 喜报 | 作曲系学生在国际比赛中再获佳绩
公共服务平台
  • 作曲系>>新闻动态>>正文
  •  
  • 建党百年系列特别栏目|音符间的党史(十一)
  • 信息发布:作曲系    发布时间:2021-10-18 14:04:48
  •  


  •        一二·九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群众歌曲的创作数量空前,佳作叠出,中国近代群众歌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走上了成熟的时代。由田汉组织并领导的中国左翼戏曲家联盟音乐小组在上海成立,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展救亡歌曲的创作活动。

         在“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前后,北京学生和群众的爱国运动热潮也吸引了聂耳,他满怀热情地参加了北京的进步文艺运动。11月6日,聂耳告别了北京返回了上海,在1933年初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开始了他的革命歌曲创作。第二年聂耳在田汉作词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毕业歌》,歌曲向青年学生们指出祖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他满怀激情地号召:“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歌曲采用进行曲风格,节奏鲜明有力。最后部分“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旋律向上伸展,形成高潮。这首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许多青年学生受其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华北沦亡迫在眉睫,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新成立的北平学联组织数千名同学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向国民党北平当局提出反对自治、停止内战等六项要求。王府井大街南口布满了军警,挥舞皮鞭、木棍抽打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当场有数十人被捕。12月16日十万余名爱国学生分为四个大队开展游行活动,北平市民有的自发加入游行队伍。“一二.九”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北平,迅速波及全国,掀起了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这首《毕业歌》一直激励着爱国学生们,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 发布人:吴凡    责任编辑:吴凡
  •  
  •  
  • 上一篇:建党百年系列特别栏目|音符间的党史(十)
  • 下一篇:建党百年系列特别栏目|音符间的党史(十二)
  •  
  •                              
  • 锐捷认证客户端    
  •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Copyright © 2016 沈阳音乐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10818 辽ICP备050259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