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月 27日,音乐科技系聘请学院信息化中心副主任栾海为师生带来两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学术讲座,我系全体师生参加,讲座由党总支书记姚艳秋主持。
栾海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带领师生穿梭于0 和1 的代码世界与灵动音符交织的奇妙领域,开启了一场人工智能与音乐的跨界探索之旅。栾海将复杂深奥的人工智能科学术语与应用实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他从历史维度切入,追溯音乐与数学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远古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便发现琴弦长度比例与音高和谐的关系,这一发现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探索音乐背后数学奥秘的大门。从那时起,数学的理性之美便与音乐的感性之韵紧密相连。而如今,在人工智能时代,音乐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他还详细介绍了现阶段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中重点讲解了SUNO 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海量音乐数据的学习与分析,能够自动生成旋律、和声,甚至完整的音乐作品,极大地拓展了音乐创作的边界。然而,他也坦诚地指出AI 音乐模型存在的缺陷,如创作的音乐缺乏情感深度、难以完全模拟人类创作时的灵感迸发等问题,引发了师生们对人工智能与音乐融合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
在互动环节,围绕当下人工智能与音乐领域的热点话题,如AI 音乐版权归属、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音乐创作者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打开了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应用的全新视角,更为音乐科技系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通过与栾海的交流互动,师生们的专业视野得到极大拓宽,对人工智能与音乐融合的未来充满期待。相信在这场思想碰撞的启发下,音乐科技系将在人工智能与音乐融合的创新之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谱写更多精彩的跨界乐章。
文 字:汪洋
编 辑:王卓
初审初校:王卓
复审复校:郝莉
终审终校: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