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
  •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 站点首页
  • 活动动态
  • 中央精神
  • 文献资料
  • 权威观点
  • 党课荟萃
  • 学习毛丰美
  • 先进典型
  • 警示教育
  • 视频点播
  • 红色歌曲
    • 声乐歌剧系党总支与思政教研部直属党支部联合举办
      “重走抗联路,奋进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
    • 大连分院党总支赴和平区青年大街小学举办
      “报国恩 颂党情”大型文艺演出
    • 沈音•北方民族乐团应邀参加“营口有礼 民乐悦心”名家名曲音乐会
    • 戏剧影视学院党总支“五四”精神宣讲团走进沈阳理工大学开展宣讲活动
    • 大连分院召开第五次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公共服务平台
  •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先进典型>>正文
  •  
  • 驻村干部陈建明:住下来、扎下根、出成绩
  • 信息发布:党委宣传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发布时间:2015-10-19 10:03:44
  •  
  •  

          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方里村,但见平坦宽敞的水泥路面、干净卫生的冲水厕所、草木青葱的街景游园……然而,一年前,这里却以“脏乱差”闻名。

          变化源于石家庄市纪检监察员陈建明带领工作组驻村帮扶。

          “2014年,我们工作组头一次走进方里村,没有人迎接,老乡们有的在下棋,有的打扑克,没有人主动和我们打招呼。”陈建明说,“乡亲们都以为我们下乡只是走走形式、搞搞过场。老百姓不信任、村干部不欢迎,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陈建明表示,驻村帮扶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但要住下来,扎下根,而且一定要做出成绩,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欢迎。

          陈建明带领工作组成员挨家挨户进行走访,10天把全村300多户村民全部走遍,决定率先从解决村民热切盼望的问题——硬化道路开始。

          修路意味着要拆掉违建,村民李文学是“钉子户”,路修到他家门口,被他逼停了工。陈建明天天拉着乡、村干部去李文学家,磨破嘴皮子也不见效。

          一天,陈建明在村里新铺的砖路面上走,一步一跺脚,检查砖铺得实不实。这一场景被李文学看到后,很受感动,终于转变了念头。他说:“以前不相信干部能真心给村里修路,就算是修路也有猫腻,这次看到陈主任这么实事求是做工作,彻底服气了。”

          陈建明驻村工作期间,对村里的大事小情做到了如指掌,“喜英家有个智障的儿子,生活困难”“李庆海家老人过世,需要去悼念”“老李家的闺女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他掰着手指头跟记者念叨。村里人急啥盼啥,他能办就办,能帮就帮,村民们对他的称呼也由“陈主任”变成了“老陈”。过年过节他自己掏钱买米买面买油,去看望村里的困难户,他自己从未报销过一分钱,没吃过群众一顿饭。

          方里村原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63岁,班子老化、活力不足,陈建明与上级党委沟通,及时调整充实了5名年富力强的村干部,又挑选3人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分片负责村内事务,给村里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经过近1年的艰苦努力,陈建明带领的工作组完成了15件实事,方里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美丽乡村展现在人们面前。一些搬到城里住的村民又陆续搬回来了。村民们能自觉做好门前屋后室内和公共场所卫生,空闲时间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文明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心齐了,气顺了,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

          “按照一年帮扶、两年联系的驻村要求,我还要继续为方里村的发展谋大事,为方里村的群众多办事,为方里村的创业多干实事。”陈建明说。

  • 发布人:郝娜    责任编辑:郝娜
  •  
  •  
  • 上一篇:专家详解《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 畅通下的渠道 完善制度体系
  • 下一篇:北京市纪委 首次通报“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典型案件
    查找问题3000余条,“为官不为”超九成
  •  
  •                              
  • 锐捷认证客户端    
  •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Copyright © 2016 沈阳音乐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10818 辽ICP备050259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