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
  •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 站点首页
  • 活动动态
  • 中央精神
  • 文献资料
  • 权威观点
  • 党课荟萃
  • 学习毛丰美
  • 先进典型
  • 警示教育
  • 视频点播
  • 红色歌曲
    • 声乐歌剧系党总支与思政教研部直属党支部联合举办
      “重走抗联路,奋进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
    • 大连分院党总支赴和平区青年大街小学举办
      “报国恩 颂党情”大型文艺演出
    • 沈音•北方民族乐团应邀参加“营口有礼 民乐悦心”名家名曲音乐会
    • 戏剧影视学院党总支“五四”精神宣讲团走进沈阳理工大学开展宣讲活动
    • 大连分院召开第五次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公共服务平台
  •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先进典型>>正文
  •  
  • 吉日嘎拉,广袤草原记住他
  • 信息发布:党委宣传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发布时间:2015-09-16 15:11:28
  •  
  •  

          一个鲜活的生命定格在熊熊的烈火中,一个永恒的身影镌刻在牧民的心中,那生命的绿色野火烧不尽,那生命的绿色春风吹又生……

      这是一首英雄赞歌。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西乌旗)农牧局局长吉日嘎拉,关键时刻勇于担当,为扑灭大火倒在草原上,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是什么模样,用行动践行了怎样做才是“三严三实”。

      那一刻:他用生命阻止烈火肆虐

      4月2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草原大火,在6.8万亩草场上肆虐。

      当日中午,吉日嘎拉接到火情报警,立刻与镇干部赶往火场。高日罕镇呼德淖尔嘎查的火灾现场,草木茂盛,八九级的狂风裹挟着大火如几条火龙横扫着草原。

      吉日嘎拉冲在最前面。他抢过镇干部特木尔高勒图手中的灭火器,一路往前打火。镇干部赵铭回忆说:“吉局长冲在最前面,我说把灭火器给我吧,他没搭理我,继续灭火。”

      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一个山头的火扑灭了。而另一侧的火势却扑向东边,不远处一片1000多亩的杨树林与大火只隔一条公路!吉日嘎拉带领几名干部顾不得休整,赶紧前往扑救。

      就在此时,风向突变,一股快速移动的旋风,夹带着大火、浓烟、草灰和尘土,扑向大家!

      “赶快撤,不然来不及了!”吉日嘎拉一边大喊,一边组织大家撤离,但草原上的铁丝围栏挡住了撤退的路。又是吉日嘎拉站了出来,与另一名干部包曙光压住铁丝网,让其他几名同事撤退。在灼热的火焰包裹中,吉日嘎拉冲着包曙光喊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打火经验比你丰富,我压着,你先撤!”

      当包曙光最后一个跨过围栏时,旋风卷着火焰和黑烟遮天蔽日,瞬间就吞噬了吉日嘎拉的身影……

      在基层:他像一匹蒙古马,驰而不息

      在高日罕镇当镇长的4年间,吉日嘎拉不知疲倦地在基层奔走着,上任半年即访遍了全镇1400户牧民家,在日记本上记录了每一户牧民的基本情况。

      “感觉他一直都在,好像没有离开我们。”温都拉肉业合作社负责人达木林谈起吉日嘎拉,眼中泛着泪花,“是他带领我们发家致富的。”白音海勒斯台嘎查29户牧民在2013年创办合作社之初,吉日嘎拉从协调申请补贴,到解决场地问题,自始至终都在帮助指导。

      像这样的合作社,高日罕镇已有22个,大部分都是吉日嘎拉到来之后发展起来的。经过4年的奋斗,全镇农牧民2014年人均收入17486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

      “吉日嘎拉有能力,有想法,面对困难从不畏惧,就像一匹蒙古马,驰而不息,一往无前。”西乌旗旗委书记周金桩说。

      在调任农牧局长到大火发生的短短20多天里,他7次下乡调研,每次都是天快黑才回到办公室,继续整理笔记,直到深夜。

      好作风: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在整理遗物时,家人发现了吉日嘎拉56本沉甸甸的笔记本,这里面承载着他20年的工作时光。

      吉日嘎拉成长于一个干部家庭,父母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吉日嘎拉传承的,不仅是这种习惯,还有一种家风、作风。

      83岁的姜爱珍年迈多病,生活困难,曾是上访户。吉日嘎拉来到老人家里了解情况后,临走时从自己兜里掏出了600块钱留给老人。之后,吉日嘎拉经常帮老人解决实际困难。“他对我们比我们的孩子还孝顺。”姜爱珍说。

      “去年6月5日,河水突涨,我的羊掉到水里。水最深处有一丈多深,羊下去就没影儿了,人下去随时有被冲走的危险!吉镇长正好赶上,二话没说就跳进水里帮我们拽羊,特别危险!”呼德淖尔嘎查牧民杨学伟回忆说。

      长时间在潮湿环境工作,加上过度疲劳,他得了严重的荨麻疹。“因为没有时间治疗,他经常服用激素,脸都是浮肿的。有时候医生给开一个星期的针药,他因没时间,断断续续打了一个月才完,且都是晚上在办公室一边加班,一边打吊针。我们都觉得心疼。”同事回忆起来,眼中噙满泪水。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他的故事仍在乌珠穆沁草原上流传……

  • 发布人:郝娜    责任编辑:郝娜
  •  
  •  
  • 上一篇:党政办公室党支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会
  • 下一篇:顶风违纪,退休也难逃追究——贵州省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杜西德违纪违法案剖析
  •  
  •                              
  • 锐捷认证客户端    
  •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Copyright © 2016 沈阳音乐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10818 辽ICP备050259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