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为传承和弘扬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教育学院组建“剪绎 守艺”实践团,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以“剪艺润童心 非遗伴成长”为主题的剪纸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此次活动分为非遗文化馆参观、“小手创‘剪’ 非遗筑梦”非遗剪纸体验活动两个部分,有力地推动了剪纸文化艺术的传承和推广。
一、参观非遗文化馆
8月2日,实践团成员怀着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辽宁省非遗夏季博览会。踏入室外互动展示展演区,热闹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打破了以往非遗只可远观的模式,真正做到了让大家参与其中。同学们在这里跟随非遗传承人尝试制作蒙古族象棋、手制香、手绘团扇等活动。轮番上演的精彩展演,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大家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作为非遗实践团成员,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多像这样创新且富有活力的活动形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二、小手创“剪” 非遗筑梦
在剪纸教学环节,同学们向孩子们介绍了剪纸艺术的渊源、工艺特征和优秀作品,并现场教学,教孩子们如何运用剪刀和纸张,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在同学们的带领下,原本平平无奇的彩纸,渐渐变成了带着锯齿纹的雪花、憨态可掬的小兔子、寓意吉祥的福字、窗花等,大家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和乐趣,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剪纸教学环节,同学们向孩子们介绍了剪纸艺术的渊源、工艺特征和优秀作品,并现场教学,教孩子们如何运用剪刀和纸张,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在同学们的带领下,原本平平无奇的彩纸,渐渐变成了带着锯齿纹的雪花、憨态可掬的小兔子、寓意吉祥的福字、窗花等,大家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和乐趣,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非遗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历史的沉淀。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更践行了作为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字 / 邵婕妤 郭栩含(学生)
图片 / 郭栩含(学生)
排版 / 张芷兮(学生)
指导教师/邵婕妤
初审初校/李静霞
复审复校/赵晓晨
终审复校/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