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音乐教育学院于近期成功举办了2025年春季“教学质量提升月”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将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建设、提高立德树人质量的切入点,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音乐教育系
作为教学质量提升月的“思想引擎”,音乐教育系召开专题研讨会,聚焦“音乐课堂中的价值引领”,教师围绕“红色音乐资源融入教学”“音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培养”等课题深入探讨,达成善用音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在润物细无声中培根铸魂的思想共识。
声乐教育系
为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与学术水平,落实专业培养目标,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以提升论文质量、如何将论文内容体现课程思政元素为目的的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提升论文学术规范、写作技巧、创新方法、论文内思政元素体现等议题,通过案例剖析、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研讨。与会教师还分别从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如何提高论文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性及论文中提及的作品关联的思政元素等方面分享各自的经验,解决共性问题。
民族声乐教育系
民族声乐教育系教师们围绕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教学的课堂中开展热烈讨论,并分享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教师们认为,要深入挖掘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讲解演唱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感。在教学方法上,也应采用多元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管弦器乐教育系
为积极探索“艺术+思政”创新育人模式,推动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在管弦器乐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管弦器乐教育系分别举办了3场研讨会。在研讨环节中,教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提出要深入挖掘管弦器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如在教授经典曲目时,详细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意义以及所蕴含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演奏技巧的同时,深刻领悟其中的思政内涵。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深度与高度。
专业基础课教研室
为促进思政教育与音乐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专业基础课教研室分别召开4场教学研讨会,分别从音乐史论、作曲理论及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等方面展开研讨。教师们分别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认为要不断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将专业课程打造成兼具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优质课程,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文 字:各 系
图 片:各 系
排 版:吴海铭
初审初校:李 冰 杨丹旎 张晶晶 韩 庶 于 洋 黄雅彬
复审复校:孙宏娟
终审终校:吴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