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至6月,沈阳音乐学院成功举办“春秋艺韵”春季演出季系列活动。演出季是学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起舞,聚焦辽宁全面振兴战略任务,弘扬鲁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是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舞蹈人才的生动实践。
学院党委对此次演出季系列活动高度重视,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彦领衔推进、精心策划,将演出季成功打造为彰显学院办学特色、助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艺术实践品牌。
“春秋艺韵”春季演出季涵盖风格多样、形式丰富的24场次音乐会、艺术展演和戏剧类演出,由学院多个职能教辅部门与14个教学单位协同联动推进完成。从古典音乐的庄重典雅,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从流行音乐的动感活力到话剧与音乐剧的多元魅力,多种艺术形式的汇聚融合,演出季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才华的优质舞台,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激发了师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有力促进了学院艺术实践活动质量提升。
4月18日,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春秋艺韵”春季演出季开幕式音乐会拉开了演出季的盛大帷幕。其间,学院师生在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闪耀新星”专场音乐会上精彩亮相;辽宁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大型话剧《千金寨》来院展演;原创音乐剧《拾光》省内巡演温暖绽放;“礼赞劳动美 奋进新征程”锦州市职工“五一”国际劳动节交响音乐会激昂奏响;2024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资助交响乐《云之彩》、“传承东北非遗音乐文化”项目展演异彩纷呈。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3周年系列活动以多元形式致敬历史、展望未来,引发人们对新时代鲁艺人使命与担当的深刻思考。系列活动的闭幕式音乐会“铭·初心”——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通过丝竹管弦的现代演绎,彰显出新时代民乐创作的丰硕成果。
第九届辽宁音乐金钟奖暨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辽宁赛区选拔专场音乐会、“金钟敲响”系列音乐会之器乐专场、附中专场、声乐专场音乐会,本科拔尖人才学生专场音乐会、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汇演、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庆“六一”专场音乐会、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炫舞少年”精品课程教育教学成果展演、现代音乐学院“创编作品”音乐会、钢琴音乐节系列音乐会等演出集中展示了学院人才培养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出我院艺术教育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
学院中青年教师拔尖人才声乐、器乐专场音乐会,音乐教育学院教师综合音乐会、“沈音之光”中外声乐经典作品音乐会聚焦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展现出学院教师精湛的专业水准,同时为中青年教师在艺术道路上突破自我提供了积极助力。
此外,我院优秀青年大学生代表赴莫斯科参加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交流演出活动;我院与法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共同举办了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东北地区开幕式;我院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师生代表赴新加坡、泰国开展“对话·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巡演及校际交流活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驻辽宁联络处与学院共同主办的学术交流活动之“岭南风·香江情”音乐会和“弦歌不绝”讲座音乐会,构筑了文化对话的全新载体,显著提升了学院跨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学院2025年“春秋艺韵”春季演出季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院在艺术教育创新实践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演出季打破传统艺术教学的局限性,构建起一个更为开放、多元且具深度的艺术实践空间,让师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音乐艺术的无限可能。高质量、高频次的艺术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互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创作-实践”艺术教育全流程,为文艺事业输送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