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适逢“世界舞蹈日”之际,舞蹈学院携一部中法合作作品及三部国家级获奖作品参加“第19届中法文化之春”东北地区开幕式演出及交流盛会。此次活动,标志着“Plateau/舞所不在”中法舞蹈交流计划在东北地区的首次落地,也预示着中法双方在当代舞蹈领域的艺术交流合作迈入新篇章。凭借“Plateau/舞所不在”当代舞蹈计划,舞蹈学院与法国编舞家朱利安·勒斯特尔(Julien LESTEL)教授携手,将此次创编工作坊开展的当代舞蹈编创实践与此前舞蹈学院出访法国参与艺术节巡演的作品同台呈现,让“舞所不在”在这里生根开花,为深化中法艺术交流与教育合作注入深厚持久的舞蹈艺术力量。
作为开幕式开场节目,舞蹈学院参与朱利安·莱斯特尔工作坊编创的学生们进行了长达十五分钟的舞蹈《Alliance不蚀之环》成果展示。在诠释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融合中,强调身体的流动与气息的沉淀,颇似东方哲学中太极“圆融劲道”之势。以“自由”意象为核心,使观众感受到颇具观赏性的“形与美”,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体现在身体技术交互,更包含着对舞蹈艺术抒发、交流情感的重新定义,成为反映时代精神的活态艺术形式。深刻体现出本次中法艺术文化交流的目的,“不囿限于寻找某种折中,而注重创造新的美学语言”。这种理念呼应了全球艺术教育“跨文化创造力培养”的新趋势。
经典与新锐的时空交响——舞蹈学院三部经典剧目依次纷呈上演,《清风徐来》凭借清代姑娘们“云卷云舒、踏歌起舞”的意境弘扬了“和之美、和之韵、和之德”以及和之民族的价值,团扇舞蹈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巧妙地传达了“合和团圆”的美好寓意;《风知东归路》以“风”作为载体,以“不死、不倒、不朽”的胡杨精神歌颂土尔扈特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精神;《散乐图》再现了古壁画中辽代乐舞伎生动歌舞繁盛的场景与民俗文化。三部作品意蕴十足,精彩亮相。中外文化在此刻碰撞同框,惊艳四座。交织、缠绕、舒展,同呼吸,共起舞,贯穿本届“中法文化之春”的灵感线索,成为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艺术文化交流、开放互信的有力一翼。为努力建设人才荟萃、创作活跃、市场繁荣的舞蹈艺术高地,舞蹈学院始终以开放包容之姿欢迎八方宾客、共话友好合作。
中法文化艺术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两国友谊的深情对话。中法文化交流以舞为媒,以“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为契机,通过“舞所不在”计划,深入探索了在舞蹈艺术与多元融合背景下所面临的广阔发展场域和未知的机遇。它将重新扩大我们对当代舞蹈的认知,不断迸发出舞蹈艺术交流新颖的观念与深刻的思考。舞蹈学院将按照学院党委的要求,深化中法舞蹈艺术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学生互换机制,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在跨文化对话中践行艺术教育的初心使命。
文/张爽皓
图/法国驻沈阳总领事馆
影像/汪洋艺术工作室
初审初校/宋冬寒
复审复校/辛德万
终审终校/祝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