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19日,“为人民绽放——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舞蹈节目展演”在辽宁大剧院盛大举行,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携《红山曙光》《清风徐来》《散乐图》三部原创精品力作亮相舞台,以成熟精湛的专业技艺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舞蹈艺术发展的蓬勃生机。
《红山曙光》:溯源文明根脉,演绎远古回响
节选自大型原创舞剧《红山》,该舞剧为省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重点资金扶持项目、沈阳音乐学院“双一流”建设项目。作为我院深挖地域文化的里程碑之作,以庄严肃穆的祭祀乐舞结构,结合极具张力的图腾肢体语汇,重现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破晓时分的恢弘景象。不仅彰显了辽宁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深厚底蕴,更延续了学院“以舞为笔,书写历史”的创作脉络,在当代语境下叩问文明本源。
《清风徐来》:传承东方雅韵,活化文物魅力
以清代《执扇就座仕女图》为范本,将东方美学融入行云流水般的舞姿之中,表现了清代仕女在画中的意境:她们手执团扇、三五成群,“轻罗小扇扑流萤”“云卷云舒、踏歌起舞”。细腻勾勒清代女性的温婉柔美,传递和美团圆的美好寓意,投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与内涵。该作品荣获荷花奖剧目金奖、桃李杯全国优秀剧目奖,以创新形式让文物实现“活态”传承。
《散乐图》:穿越千年时空,唤醒辽代风华
作为成功摘得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奖的作品,《散乐图》以辽墓壁画为创作灵感,在复刻壁画仪姿的同时注入现代审美,在深入挖掘丰厚辽代乐舞文化的基础上,生动再现了古壁画中歌舞繁盛的场景与民俗文化,填补了辽代乐舞这一领域的空白,令沉睡千年的乐舞图卷在舞台上翩然重生。舞者们身着古装从晨光中徐徐走来,仿佛穿越历史尘埃,通过展示多民族融合生活的真实情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生动鲜活起来。
舞蹈学院参加此次展演的三部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专业技艺和创新的艺术表达,在“为人民绽放”的舞台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这不仅是对辽沈大地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与创造性转化,更是学院扎根时代、服务人民、引领艺术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些舞蹈精品在展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守正创新、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点亮文化自信的璀璨光芒。
文/李尧、胡童、马晨昕
图、视频/舞蹈学院、辽宁大剧院
编辑排版/董璇
初审初校/宋冬寒
复审复校/辛德万
终审终校/祝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