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入团积极分子对共青团的认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6月4日,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分团委举办团员发展对象入团前专题培训。这场融合“思想成长”与“艺术担当”的立体式教学课堂,以“共青团光辉历程与新时代使命”“团章解读与团员权利义务”“艺术院校青少年的责任担当与实践路径”“入团程序与未来展望”四大主题为主线,为40名青年学子打造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艺术温度的“信仰公开课”。培训由学生管理科科长、分团委临时负责人万苏主持,现场洋溢着青春向党的热烈氛围。
四大主题课堂:在历史与艺术的共鸣中校准青春航向
01追溯团史长河,感悟初心使命——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底色
培训首讲以“共青团光辉历程与新时代使命”开篇,通过珍贵历史影像资料、生动案例讲解,带领学员回溯共青团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百年征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团员投身救国图存的热血抗争,到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一线的奋斗足迹,深刻诠释“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的政治定位。一位学员在笔记中动情写道:“听到‘五四运动中青年高举火炬呐喊’的故事时,百年前同龄青年用热血点燃民族希望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那是属于青春的滚烫底色。”
02研习团章细则,明晰责任担当——在权利与义务中读懂青年使命
“团章是共青团的‘宪法’,团员权利与义务的背后,是党对青年的殷切期许。”在团章解读环节,授课老师以“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为切入点,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特点抛出思考题:“当聚光灯亮起,作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如何让舞台成为传递信仰的窗口?”互动讨论中,学员们踊跃发言:“一首乐曲、一部作品不仅是技巧的展演,更应是时代精神的回响、家国情怀的共鸣。”
03艺术与责任共振,奏响新时代青春强音——从鲁艺精神到实践课堂的使命传承
聚焦“艺术院校青少年的责任担当”,此次专题培训特别融入鲁艺红色历史,重温《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经典艺术作品在抗战时期凝聚民心的力量。结合学校“艺心向党忆先烈”课本剧展演、“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高校社区开展艺术惠民演出等实践案例,学员们深刻领悟:“音乐不仅是抒情的旋律,更是直击人心的精神号角。”
04锚定入团坐标,规划成长路径——从申请书到行动清单的成长蜕变
培训以“入团程序与未来展望”收尾,分团委老师用“成长路线图”清晰勾勒从递交申请书到成为团员的进阶路径,并寄语学员:“思想入团是终身修行,行动入团需久久为功。愿你们以‘党的后备军’的自觉,在琴房里打磨技艺,在舞台上传递信仰,在志愿服务中彰显担当。”
音为心声,让信仰在琴弦上闪光——以艺术实践书写入团答卷
“这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向团靠拢’的新起点。”学员代表在课后分享中表示。下一步,附中分团委将推出“艺术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推动入团积极分子在“舞台实践”与“社会服务”中深化理论认知,真正实现“思想上先入团,行动上早达标”。
当五线谱遇见团旗红,当青春理想融入家国情怀,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的青年学子正以音乐为媒,在团课中汲取信仰力量,在艺术实践中践行使命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殷切期望的,共青团员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 。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的青年学子们,正以实际行动回应这份嘱托,在音乐与团的融合之路上,奋勇前行,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万 苏
图/陆心怡(高一学生)
编辑排版/杨海婷
初审初校/万 苏
复审复校/谢晓宇
终审终校/胡术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