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引领先进文化,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学院于2021年与意大利CPM音乐学院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2024年学院党委研究决定组建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院在国际化教育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国际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国际化音乐人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为己任,同时肩负着学院国际公共关系维护与国际形象塑造的重任。
一深刻把握战略定位,擦亮人才培养“底色”
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把牢中外合作办学方向。党的领导是办好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大政治优势,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学院党政领导多次深入国际教育学院,举旗定向,始终坚持党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全面领导。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路径和方法,与沈阳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与同类高校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特色做法和创新成果,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育人使命。国际教育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持续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学习为国,学成报国”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打造“党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即思想政治引领、学业发展引领、专业学术引领、创新能力引领、人文关怀引领。2025年,教师、学生各1人入选学院专业拔尖人才;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涉外安全教育等各环节。构建“课堂教学、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的“三个课堂”联动育人机制;打造“青春正红”等品牌系列活动,涵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爱国情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胸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青年,擦亮音乐艺术人才理想信念的“底色”。
二深刻把握历史机遇,夯实人才培养“本色”
以本土化为根本,引进并充分吸收国外优质课程。国际教育学院从实现合作双方优势专业强强联合入手,深度推动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重构,坚持“厚基础、宽口径、促交叉、强实践”的培养理念,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计引进17门外方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引进课程先进性与本土课程互补性有机融合,充分分析两校办学传统与优势,实现以本土化为基础、国际化为特色;在艺术实践方面,组织多场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学习成果展示的实践舞台,既体现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又彰显中国特色育人方案。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扎实而全面的知识体系,这既包括对本专业领域的深入理解,也包括对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掌握。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面,积极聘任、引进25名中外双方优质师资,并在此基础上面向社会遴选聘请优秀师资担任引进课程的助教教师;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面,聘任多名拥有海外留学经历、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中方课程的授课教师。国际教育学院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中外教师往来特别是青年学者的交流互访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引导教师以开放心态了解并对待不同的文化、理念、模式,不定期组织外教与我院教师交流培训,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校友来院讲学,共同研讨教育教学方法与路径,进一步拓展了中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
三深刻把握时代需求,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强化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竞争优势。国际教育学院充分发挥双语教学、跨文化交融、深层次合作等天然优势,让合作办学成为推动国际师生交流与文化互鉴的重要支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高度重视语言的作用,实行专业教学与英语、意大利语培训双轨并行,量身打造并实施课内雅思教学和意大利语培训,切实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考研、国际比赛、对外交流、出国深造、文化摆渡等方面打下扎实的语言与思维基础,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坚持扎根辽宁,服务区域经济,展现高校担当。国际教育学院从自身专业特色出发,在服务社会方面从单向输出转向价值共创。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走进沈阳方城、张学良旧居、敬老院、盛京大家庭、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省图书馆等地,开展“快闪”、惠民及文艺演出活动,参加团市委主办的2025年助力高考快闪志愿服务活动,传递青春互助、温暖同行的正能量,践行“艺术为人民”宗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关活动在央视频、中国网、沈阳新闻综合频道、“沈阳发布”“云盛京”、沈阳日报等多媒体平台予以报道。
未来,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借助平台优势共同探索,通过合作链接、经验互鉴与发展共享,携手实现高水平发展;推动中外教育资源的合作,在稳定推进现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有序拓展其他类型、更高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学院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国际教育学院以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助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一流音乐院校建设新局面!
文 / 国际教育学院
图 / 国际教育学院
初审初校 / 白雪姣
复审复校 / 商 迪
终审终校 /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