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
  •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
  • 站点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鲁艺故事
  • 文献共享
  • 研究院概况
    • 《哀乐》背后的故事
    • 《我的祖国》诞生记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诞生
    • 机关党委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党支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活动党员大会
    • 《鲁艺在东北》
公共服务平台
  •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研究院动态>>正文
  •  
  • 【口述史采访】学习鲁艺精神 走入民间 继承民间 —— 李瑞林 战肃荣
  • 信息发布: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3-28 12:03:24
  •  




  • 中国建党百年之际,学院开展《百年卓越》系列活动,为深入挖掘鲁艺音乐文化价值与内涵,研究院开展了鲁艺时期师生口述实录工作,对东北鲁艺时期的干部教师及学员进行了采访。

    2021年3月19日上午,研究院一行四人探望采访李瑞林、战肃荣两位教师,采访中,他们讲述了延安鲁艺迁址东北的历史,分享了自15岁进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后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当时鲁艺聘请的专家教师对他们的帮助与影响,李老师说,义无反顾参加革命的精神,和对专业持之以恒的热爱,是自然而然融进他们的血液与思想中的,也是这样的本能与动力,促使他们多年来持续奋战在传承东北民间艺术的事业上,和舞蹈教育教学第一线上,虽然已经87岁高龄,他依然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上做着努力,“想要更好地传承民间艺术要有鲁艺时期的精神,真正走入民间,继承民间,才得以更好的发扬和传承民族艺术。”


    李瑞林教授 ,曾任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教研室主任、舞蹈系系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民族民间舞蹈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理事,辽宁省教育学会舞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辽宁省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常务副会长。

    曾任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满族音乐舞蹈研究会理事,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历届舞蹈技巧“桃李杯”赛和第二至五届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赛评委,并获多项指导教师奖项。

    曾发表多篇论文,出版的专著《东北大秧歌》被列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部中等艺术 教育“十五”重点教材。创编的舞蹈(八角鼓舞》等十余个节目获大奖。荣获“辽宁省优秀“艺术园丁”称号、辽宁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东北秧歌精品课获第八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保护传统舞蹈文化特殊贡献奖、满族精品课获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创编奖和文化部颁发的“东北民间舞蹈特殊贡献奖”,2004年被聘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客座教授。


    战肃荣教授,1949年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2年毕业后,历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辽宁省歌舞团舞蹈演员,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舞蹈系任教师、教研室主任。

        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教育学会理事,辽宁省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客座教授,大连艺术学院终身教授。

    曾发表数篇论文,出版了专著《民族民间舞基本训练》和《东北大秧歌》,其中《东北大秧歌》被列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部中等艺术教育“十五”重点教材。在辽宁省和全国艺术学院校舞蹈“桃李杯"大赛中多次获指导教师一等奖和“园丁奖”,创作的《太平鼓舞》等十余个节目在各种大赛中获金奖和创作奖,并获“辽宁省优秀艺术园丁”称号和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优秀艺术成果证书,东北秧歌精品课获第八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保护传统舞蹈文化特殊贡献奖、满族精品课获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创编奖和文化部颁发的“东北民间舞蹈特殊贡献奖”

  • 发布人:李思韵    责任编辑:王鸿立
  •  
  •  
  • 上一篇:《北风吹》诞生记
  • 下一篇: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走访工作(一)
  •  
  •                              
  • 锐捷认证客户端    
  •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Copyright © 2016 沈阳音乐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10818 辽ICP备050259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