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
  •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
  • 站点首页
  • 研究院动态
  • 鲁艺故事
  • 文献共享
  • 研究院概况
    • 《哀乐》背后的故事
    • 《我的祖国》诞生记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诞生
    • 机关党委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党支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活动党员大会
    • 《鲁艺在东北》
公共服务平台
  • 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研究院动态>>正文
  •  
  • 【口述史采访】与鲁艺相遇——王淑华 刘润洁
  • 信息发布: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9-29 13:40:32
  •  




  • 建党百年之际,学院开展《百年卓越》系列活动以来,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先后多次对东北鲁艺时期的干部教师及学员进行采访, 深入挖掘鲁艺音乐文化价值,探索研究鲁艺精神内涵。

    2021年7月14日,研究院一行五人再一次来到王淑华和刘润洁老师的家,他们夫妻二人因鲁艺结识, 正值鲁艺从延安进军东北的时期,分别加入了鲁艺三团及四团工作学习。言谈中,两位老师说起那些鲁艺往事仿佛历历在目,那些在特定时期背景下跟随鲁艺走过的路,历经的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1948年6月,鲁艺四团初到大连,这个突然闯入群众视野里的团体,每个人都热情、率真、互帮互助,这样的精神面貌逐渐感染着群众们,使他们缓缓卸下心防,从最初对它的疑惑观察到后期的亲如一家。那个时期鲁艺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是流动的,在各方面条件并不十分充沛和完善的环境下,为了让各项事务都能稳步推进,每个人都身兼多职,老师们半年的时间里从戏剧系到文学组,从研究室到教务处,演出、舞美、撰文到后勤保障,采风收集民间音乐素材,到部队工厂劳动慰问,老师们总是能妥善高质量地完成组织派出的任务,能力在实践中体现,也在实践中磨砺。这样极强的学习力和适应能力让我们后辈无不由衷的敬佩,认真勤恳的工作态度和迎难而上勇于探究的精神也一直在之后多年的工作与生活中伴随着他们。

    两位老师均已90以上高龄,从他们叙述中,依旧能感受到他们这么多年来对“战友”及老领导的牵挂与思念,对生活的热情,率真的态度丝毫未减,作为后辈的我们也被融在二老血液里的坚韧、乐观、求真的精神所深深感染着,正是这些激励着我们在研究探索鲁艺精神的路上更坚定的走下去。


    王淑华 1929年生人,1947年5月参加鲁迅文艺工作团(三团),被评为甲等工作模范,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教委员会人事科任副科长,1953年调东北美专人事科任副科长,1958年调沈阳农学院人事处任副处长,系党总支书记,1978年调辽宁省文化厅群众文化处任副处长,1980年沈阳音乐学院人事处任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润洁 1931年生人,1948年6月参加鲁迅文艺工作团(四团),进入戏剧系后到文学组,先后在鲁艺戏剧部研究室、鲁艺教务处任职,1952年东北美专办公室任艺术科科长,1956年调辽宁省美术家协会,1970年进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农业组,后调辽宁省林业局办公室任副主任,1980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农村经济委员会巡视员。


    文/李思韵  摄影/汪博聪


  • 发布人:李思韵    责任编辑:王鸿立
  •  
  •  
  • 上一篇:《中国革命文艺的摇篮》
  • 下一篇:《红色音乐家——劫夫》
  •  
  •                              
  • 锐捷认证客户端    
  •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Copyright © 2016 沈阳音乐学院教育信息化中心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10818 辽ICP备050259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