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依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沈阳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党总支于4月26日组织师生代表赴丹东开展“鲁艺根脉 现代强音”红色经典思政美育浸润工程系列活动,通过参观学习、红色经典歌曲路演等形式,追寻抗美援朝出征红色足迹,以艺术实践赋能思政教育,以美育浸润筑牢信仰根基。现代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晓丹、副书记郎彩飞、副院长唐晓博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追寻历史记忆,感悟英雄精神
活动首站,师生们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开启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在纪念馆宣教厅,师生们参加了抗美援朝纪念馆纪念仪式和宣传教学活动,师生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在纪念馆内回响,凝聚起砥砺奋进的初心力量。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师生们共同重温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英雄史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故事,让师生深切感受到志愿军将士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踏访历史足迹,唱响时代强音
师生一行来到鸭绿江断桥。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钢铁桥梁,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岁月。站在断桥之上,师生们凝望对岸,历史的厚重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师生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刻体悟到和平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
带着对历史的重温和对英雄的缅怀,现代音乐学院在鸭绿江断桥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爱国歌曲路演,将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演出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合唱拉开序幕,铿锵的旋律瞬间点燃现场氛围;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以昂扬风貌向英雄致敬;歌曲《追寻》以悠扬的歌声诠释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吉他弹唱《画》以现代艺术形式演绎家国情怀;萨克斯独奏《就是哪吒》以激昂的节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最后,全体师生齐声高唱《国际歌》,雄浑的歌声在鸭绿江畔久久回荡,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聆听、自发加入,共同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传承美育薪火,淬炼艺术精魂
此次抗美援朝出征地红色足迹寻访活动,是现代音乐学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推进“鲁艺根脉 现代强音”红色经典思政美育浸润工程的重要实践。通过沉浸式学习与艺术化表达,师生们不仅重温了历史,更在艺术创作与表演中厚植爱国情怀、激扬奋斗精神。
活动结束后,师生代表纷纷表示,要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艺术创作和教育教学中,以鲁艺精神为根脉,用艺术传递信仰之光,为新时代文艺事业和思政美育工作注入青春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深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以系列化、品牌化活动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筑牢精神根基。
文:陈泓宇
图:韩宛桐、苏嘉雯
初审初校:陈泓宇
复审复校:郎彩飞、唐晓博
终审终校:张 媛、郑晓丹